1、本文档共计1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021.1中国相对贫困标准界定与规模测算1李莹1于学霆2李帆1摘要:相对贫困标准的界定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前提。本文采用模拟收入分布方法还原个体收入数据,测算和比较不同标准下的贫困规模。中国相对贫困线设定既要考虑扶助范围和扶助力度的平衡,还要兼顾城乡融合发展趋势与城乡二元分割现实,最终实现新的贫困线与前期绝对贫困线相衔接,同时充分反映城乡相对贫困现状。本文建议采用“方法城乡统一、基数分城乡与水平分城乡”的方式来界定相对贫困标准:统一采用收入比例法,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50%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40%分别作为城乡相对贫困标准。在此标准下,2019年全国相对贫困率为12%,城乡相对贫困率分别为5.8%和21.5%,全国相对贫困人口规模约1.68亿人,城镇相对贫困人口约4921万人、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约1.19亿人。相对贫困阶段,中国将面临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大、城镇贫困人口增幅大的双重挑战,需及时调整扶贫对象、扶贫目标与扶贫方式。关键词:相对贫困标准界定贫困规模城乡融合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现行贫困标准下,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同期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上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随着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贫困的消除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2020年后缓解相对贫困将是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而在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过程中,贫困的内涵、标准、扶贫体系等都将发生较大改变,对此,学术界给予了广泛关注与讨论。1本文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贫困退出考核评估的统计测度研究”(项目编号:17ZDA095)的资助。本文通讯作者为:于学霆。2习近平,2020:《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ccps.gov.cn/xxsxk/zyls/202003/t20200306_138549.shtml。中国相对贫困标准界定与规模测算在贫困内涵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教育、医疗、住房等水平的不断提升,吃饱穿暖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可能遭受到的机会缺失、能力或权利的相对排斥和相对剥夺成为相对贫困理论的基本内涵(Townsend,1979;Sen,1981)。公平合理的收入分...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