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意义之源”笔谈略论文学作品的意义生成———一个诠释学视角的考察朱立元文学作品的意义来自何处?这是一个既古老又不断出新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西方文论界、美学界普遍认同作品的意义来自作者。这种观点在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随着心理学美学的大发展,影响进一步扩大,多数文论家、批评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作者的生平、经历、传记等...
“文学作品意义之源”笔谈托马斯·帕威尔朱立元海因茨·德吕格高楠编者按: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以“作者的死亡”、“读者的诞生”等命题摧毁了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垄断地位,并以读者身份宣称自己才是文学作品及其意义的建构者。这一倾向越来越受到学界的质疑和批评,正如张江教授所言,文本、作者总是不经意地表现在语言、风格、文本结构以及“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