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重大疫情下村支书“硬核”喊话的逻辑——一个法社会学的考察崔玮摘要:重大疫情下村支书组织领导的村庄防疫是贯彻落实国家防疫安排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在这一过程中,村支书的“硬核”喊话发挥了重要作...
2020.5政策变现的乡土逻辑:基于“有参与无合作”现象的分析及超越1何得桂1徐榕2摘要:广大基层群体对于政策实施的参与问题,是研究公共政策在乡土社会变现的核心议题。本研究基于对农民参与的“主体性”反思,建...
2020.1乡村陪读工劳动力市场及其生成逻辑1——基于安徽省毛坦厂镇的调查史源渊摘要:随着农民家庭发展目标变迁,乡村陪读群体兴起,产生了家庭陪读劳动力剩余。本文基于田野调查的定性研究发现,在发达地区产业升...
2021.2农产品交易中的“代办制”及其实践逻辑1孙枭雄1仝志辉2摘要: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农业正发生深刻转型,具有强市场面向性的“新农业”日渐成为一些地方农业的主要生产形态,农产品何以进入市场成为关...
2023.2制度逻辑与组织策略: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执行偏差的一种新解释1高端阳1李睿2王道勇3摘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是一项保障全体人民健康、实现健康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但该项制度在农村地区的...
2022.6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三重逻辑1李燕凌1高猛1,2摘要: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农村基层治理效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课...
2022.2社会组织嵌入韧性乡村建设的逻辑与路径1李南枢何荣山摘要:韧性乡村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求对不同空间与时间维度加以把握,以提高乡村面对风险时回应、恢复与适应能力。传统的公权治理与私权自...
2023.1近百年来中国农户家庭经营的变迁逻辑1展进涛朱菊隐纪月清摘要:理解中国农户家庭经营的变迁逻辑对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户特别是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梳理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以...
2022.3从国家义利观到国家福利观:地方政府强发展逻辑下农民的国家观变迁1——基于南京市溧水区转型社区的治理经验梁琦摘要:转型社区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过渡的中间社会形态。“保留村”和安置小区构成转型...
2023.1“圈层型”流通:商业资本对接小生产者的逻辑与策略1陈义媛摘要:本文通过考察农产品流通的内在逻辑,以及商业资本对接小生产者、建立稳定货源的策略,讨论了商业资本对中国农业转型的影响。基于对6个地区...
数字乡村建设:底层逻辑、实践误区与优化路径1李丽莉1曾亿武2郭红东3摘要: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在经历了起步摸索阶段(1979-1993年)、基础培育阶段(1994-2003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7年)以后,进入了...
农业转型的社区实践与驱动逻辑12——基于湘中鹊山村的经验研究梁伟摘要:学界认为市场(资本)、国家和农户是农业转型的重要动力,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忽视了社区因素对农业转型的影响,因此,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
开放类逻辑的哲学基础———一种非规范三值内涵语义理论鞠实儿根据Hume问题不可解原理,本文提出开放世界预设,该预设刻画了开放类的第一个特征:开放类扩展后得到的新成员可能不(并非必然)具有它原有成员借以分类的任一性质;根据开放类的定义,开放类的第二个特征为:开放类在其扩展过程中惟一的不变量是它的成员必须具有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一种纯内涵...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正义问题普惠性公正与差异性公正的平衡发展逻辑吴忠民所谓社会公正,是指给每个人所应得,亦即社会成员应当“得其所应得”。①对现代社会而言,社会公正极为重要,不可或缺。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价值理念依据,改革发展应当“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②由此,准确...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学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转型的经验逻辑李友梅中国过去40年所经历的剧烈变革可以说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经由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跃身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8.5%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①回顾近40年间复杂曲折但迅猛的历史发展,一个重要迷思是中国何以能在经济体制快速转型发展的...
经济权利保障的宪法逻辑翟国强摘要:现行宪法实施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权利在宪法上逐渐获得确认和保障。通过宪法的进一步实施,经济权利的保障模式和制度体系也趋于完善。从宪法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中国经济权利保障的历史课题和价值取向和域外法治国家有所不同,构建中国经济权利法治保障模式选择也有其自身的理论逻辑,因此应立足...
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罗时进摘要:家族文学研究将触角深入到“家—族—宗”宗法社会的基本构成中,力图介入中古以来文学创作基层写作的具体过程,通过家族性文学经验,揭示中国文学创作的族聚性、互动性、基层性特点。近年来学者们在家族文学相关研究中所关注的历史建构、依存关系、类型特点、生产方式、现场情境、成果样本等问题,体现出这一研究...
乡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逻辑王春光摘要: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乡村建设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也是需用力解决的短板、难点和重点。从现代化和现代性理论视角出发,可以在价值、制度和结构、主体性自觉和美好生活追求三个维度上,深入探讨乡村建设推进的实践逻辑。研究表明,小康价值引领着乡村建设从经济发展逐渐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和治理五个方...
·中国共产党100年的理论与实践·现代化国家与强大政党建设逻辑王韶兴摘要: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建设强大政党,本质上是政党意志表达和实现的政治价值创造过程。强大的政治创造力、思想引领力、组织运筹力、制度创设力以及自身建设力,是强大政党的内在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中,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政党,是重大时代性命题。从历史反...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张文显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伟大实践中创立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其缘于经验的升华、理性的凝结、历史的淬炼,具有鲜明的实践逻辑、科学的理论逻辑和深厚的历史逻辑。认真研究、科学把握、深刻领悟这三个逻...
河南统计年鉴2016_ 2602114页
[推荐国标] GB_T 20977-2007 糕点通则65710页
云南经济普查年鉴2013_ C-D2-B-08-15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