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条例(2010年12月24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10月31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等四十五项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创新驱动第三章结构调整第四章低碳循环第五章规划指导第六章政策促进第...
教学需求与学风转变———近代大学史学教育的社会科学化桑兵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科学史学大致有史料与史观两条路径。新学制确立后大学史学系本科教学的迫切需求,使史学课程的设置一脉相承地体现了社会科学化的趋向。即使在整理国故的影响下,一度出现断代和专题化,综合史观依然大受欢迎。一些学人批评史料派的窄而偏与史观派的泛而浅,试图沟通。可惜由于教学...
工业化新阶段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转变黄泰岩王检贵本文认为,虽然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可以概括为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四个方面,但在工业化的不同时期,农业的这些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在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农业的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一般会逐步减少,而市场贡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日俱增。改革以来,我国虽然在农产品供给方面取得了巨大...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当代文化矛盾与哲学话语系统的转变邴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当代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多元文化与一元文化、普世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化霸权和文化自主、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矛盾冲突。这些重大的文化转变,深刻影响着当代哲学主题与话语系统的转变。一、文化发展的五大矛盾(一)多元文化与一元文化的矛盾传统文化...
“双顺差”、能力缺口与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和微观视野路风余永定摘要:把握撬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杠杆,需要认清现行方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悖论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能力缺口,并与外资依赖互为因果,阻碍了产业升级,使粗放发展方式顽固地延续甚至恶化,也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容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角色转变研究:以农机服务对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为切入点1李宁1周琦宇1汪险生2摘要:培育和发展兼具生产、服务功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一环。但现有研究缺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内在关系和转变机理的讨论。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基于对农机服务作用...
农村税费改革与地方政府筹资模式的转变毛捷曹婧内容提要:政府筹资模式转变与经济发展阶段和财税体制改革等密切相关。为实现财政可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保障,有必要研究地方政府筹资模式的调整机制与优化之策。本文利用1999—2016年中国地级市层级数据,借助取消农业税改革造成的地方财力紧缩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财力紧缩对土地税...
管治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基于清代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历史经验的考察李楠林友宏内容提要:本文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管治方式演变为例,考察了清代“改土归流”政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短期与长期影响。研究发现:清代在西南边疆地区实施的“改土归流”政策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改土归流”后改流地区比未改流土司地区拥有更高的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
河南统计年鉴2016_ 2602114页
云南经济普查年鉴2013_ C-D2-B-08-15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