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書院小区评级研究系列[住宅小区评级](采用国家标准评级体系)2023-2025年度广州市省社会科学培训中心宿舍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竞争力评...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谢伏瞻摘要: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一个重大提法的变化,而且是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职责、战略要求的重大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时代的呼唤,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期盼,也是新时代...
合理性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欧阳康合理性问题之成为当代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主题,既是对于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绝对理性主义的一种历史性批判,又是对于理性的发展历史和作用功能的批判性反思,同时也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它意味着人类认识的科学视野由自然转向社会文化,由事实转向价值,由认知转向评价,由存在转向行动,由描述转向...
·学术述评·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殷杰实证主义框架下的社会科学哲学(philosophyofphilosophyofscience),即科学哲学研究中社会域面socialscience)研究,其基本主旨就是要将反思自然的凸现,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应当说,在当代西方社科学时所取得的成功方法、规律和观念,引入到社会会科学哲学的研究领域中,比较规范的用法是前者,科学的相...
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问题是要勇于改正,这样才可以成为合格的人。“修德”、“讲学”、“徙义”、“改过”,是做人的道理,是使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路径。这就要求“修身”,以求得一“安身立命”处。①在儒家看来,要解决上述的种种矛盾,其中“人”是关键。因为,只有人才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不是我们可以说,当今人类社...
《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社会形态理论与历史价值观深人研究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王伟光(1·4)所有制关系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中的基础意义靳辉明洪光东(1·8)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四次论说及历史哲学意义庞卓恒(1·18)·会议综述·在历史的深处展开未来的...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政治考量与时代价值姜安(1·4)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牟成文(2·4)文明进步中的技术使用问题陈凡陈多闻(2·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韩庆祥张健(3·4)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与马克思的文...
《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马克思主义十七大精神笔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杨春贵(1·9)论继续解放思想侯惠勤(1·12)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吴元梁(1·18)人类解放的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嬗变刘同舫(3·4)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王伟光(5·4)科学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3·4)哲学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俞吾金(1·4)镜像中的生存———现代性的反思与反思的现代性郭大为(1·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邹诗鹏(1·16)能力建设与当代中国发展韩庆祥雷鸣(1·22...
《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哲学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李忠杰(1·4)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之路王南湜王新生(1·43)地中海文化圈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陈村富(1·55)经验基础与知识确证陈嘉明(1·65)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评2006年《中国社会科...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弧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笔谈李醒民胡新和刘大椿殷登祥(1·20)科学的“真”与生活的智慧柳延延(1·31)西方法哲学的近现代转型及其启示莫伟民(1·40)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高清海(1·52)经典与诠释———论朱熹的诠释思想潘德荣(1·56)论技术行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弧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伟大的时代辉煌的成就———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50年李铁映(1·4)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夏勇贺卫方等(1·15)哲学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杨春贵(1·62)当代西方思潮评析邢贲思江涛(1·73)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汤一介(1·83)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万俊人(2·4)论文化的超越...
“创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笔谈张曙光鲍宗豪刘瀚温珍奎叶澜童兵秦毅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时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在努力推动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中实现理论创新,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弧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关于民主理论的几个问题李铁映(1·4)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阶级性李君如(5·4)哲学生产关系理论的当代重构鲁品越(1·14)当代伦理精神的生态合理性樊浩(1·24)公平的类别与公平中的比例徐梦秋(1·35)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及其思想方式俞宣孟(1·44)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万俊人(2·38...
《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中国社会科学》的引文出处均采用页下注(脚注)。作者投稿请遵照以下标注格式。一、非连续出版物(一)普通图书(1)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著作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4页。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2版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62年76页。许毅等:《清代外债史论》,中国财政经济...
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殷杰孟辉摘要:围绕社会科学解释是否属于科学解释这一社会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现有的科学解释模型很难适用于社会科学解释,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解释模型大多源于自然科学,其背后所体现的“主体—世界”二元关系无法应对变化的社会世界。以话语语境为本体,把主体和世界的二元关系转化为话语、话语语境和世界的三元关系,不仅可消解传...
理论是问题之树盛开的花朵———《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重点选题构想本刊编辑部科学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地提出问题是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根本前提。马克思说:“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专题唯物史观视阈下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变迁战国秦汉土地国有制形成与演变的几点思考臧知非(1154)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制度演变的轨迹周国林(1167)隋唐土地制度变迁与时代分期耿元骊(1175)宋代的土地政策与抑制“兼并”李华瑞(1·182)在户籍赋税制度与...
《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笔谈《中国社会科学》三十年与当代中国学术成长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创刊三十周年俞吾金(6·“斯诺命题”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顾海良(6·10)中国政治学三十年:从取经到本土化王绍光(6·15)中国世界史学者的社会责任———《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总目(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认真学习江泽民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陈奎元(6·4)哲学基因技术的道德哲学革命樊浩(1·123)应用伦理学的论证问题甘绍平(1·135)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陈先达(2·4)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俞吾金(2·11)·学术述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
河南统计年鉴2016_ 2602114页
[推荐国标] GB_T 20977-2007 糕点通则65710页
云南经济普查年鉴2013_ C-D2-B-08-15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