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踪迹尚杰现象学的观念源于虚无,它实际上是一种不可见性,隔离世俗的世界。当代法国哲学也脱离在场,还原出另一个异域的世界,一个想象、诗、艺术的世界,大多数20世纪后期的法国哲学家都倾向于这个世界。它是一个差异和缺失的领域,也是对实在和理性的悬隔。从胡塞尔到德里达,留给我们一条踪迹,一条归隐之路,它表明20世纪法国哲学...
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章百家本文分5个时期探讨20世纪的中国外交,阐述的重点是国际环境变迁、国内政治变革与中国外交演进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各个时期的外交遗产以及隐藏在革命造成的断裂之下的中国外交的连续性。在这一百年间,中国外交有两项基本任务:20世纪前半叶,中国人追求的是恢复19世纪失去的国家独立和主权;20世纪后半...
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赵世瑜科学实证的历史研究通常把传说与历史二元对立起来,而后现代史学的挑战却对此进行了质疑,因为他们试图解构历史撰写的客观性。事实上,无论口头传说还是历史文献,都是历史记忆的不同表述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共同的特征,将两者对接起来,以期深化和丰富历史研究。从乾嘉时期的历史考据,到现代实...
“EpicinChinese”:ATentativeInsightintotheProblemunderDiscussioninthe20thCenturyLinGang本文探讨了二十世纪一直为学界争论的汉语“史诗问题”。一个世纪以来,为解决这个在西方文学起源的视野下而产生的问题,前辈学人提出了许多看法。可是在仔细检视之下即可发现,各种假设和解释均不具有切合事实本身的充分真实性。这件学术公案是学者们在西风东渐...
20世纪的历史语言学江荻本文讨论20世纪世界范围历史语言学的主要事件以及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印欧语系在赫梯语等新发现古文献材料冲击下分类观念有所变化;对世界语言的系属分类探索逐步展开,主要叙述诺斯特拉语系和欧亚语系的形成和研究情况以及汉藏语系与南岛语、南亚语构成的华澳大语系分类状况;与系属分类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中重要的创新有语言变异理...
“小说学”论纲———兼谈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研究谭帆本文在深入把握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批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小说学研究的三个层面,即:小说文体研究、小说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说的文本批评,认为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中国小说学研究的整体内涵。而我们以往的小说理论批评研究过于强调所谓的“理论思想”,忽略了小说的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说的文本批评。以...
《红楼梦》与20世纪中国文学王兆胜20世纪中国文学与《红楼梦》存在着广泛、内在而又深刻的渊源关系,它的生成除了直接受益于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审美意识外,《红楼梦》这个中国文学的集大成者也不可忽视。本文认为:《红楼梦》对20世纪中国文学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在个性解放、悲剧精神、女性形象塑造和叙事模式等方面都具有原型和示范...
·学术述评·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如同20世纪的经济发展史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百年一样,西方经济学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之后,20世纪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此前任何一个世纪都未曾达到的高度。西方经济学百年学说史向人们昭示,既要承认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功能,即西方经济学对一般市场经济状态的运行规律和特点等共性问题的解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