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证券代码:603096证券简称:新经典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经典与诠释———论朱熹的诠释思想潘德荣在中国经学史上,朱熹是第一个相对集中地谈论过阅读和诠释的方法论的学者。“理”是他的哲学体系的本体论概念,也是其经典诠释的形上依据。经文原义、圣贤原意与读者所悟之意是理解过程中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理解的目标就是这三种意义的整体圆融和谐之“理”。语言解释与心法理解是其诠释的基本方法。朱熹所代表的这...
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一种思考陈少明在肯定传统哲学史学科意义的前提下,文章提出开拓新的中国哲学论域,即从叙事性较强的文本入手,尝试对经典做不以范畴研究为中心的哲学性探究,作为教科书思路的补充。作者分人、事、物三个类型,分别举例说明对不同的经验资料进行思想探究的可能性。不以范畴为中心,不是排斥对古典思想做概念的...
经典“代读”的文化缺失与公共知识空间的重建梅新林葛永海摘要:经典“代读”,是当今大众传媒时代高雅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产物。本文首先提出经典“代读”这一概念,探讨了它的缘起和走向,肯定了其价值存在的合理性。其次指出当下的经典“代读”存在着文化上的缺失:一是受众出于对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中国共产党100年的理论与实践·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生成蒋述卓李石摘要:新中国精神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不同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相伴随的具有引领性的精神品质,它与文学创作及文学经典的生成密切相关。在新中国文学的不同历史阶段,新中国精神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这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
诠释学的中国化:一种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构想洪汉鼎摘要:从具有漫长历史和经验的中国经学这一经典注释路径出发,吸收当代西方诠释学的优秀资源,以构建一种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为题,阐明诠释学作为沟通中外古今思想之桥梁,是开拓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创建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理论工程,既要深入理解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当...
河南统计年鉴2016_ 2602114页
[推荐国标] GB_T 1536-2021 菜籽油(含第1号修改单)5419页
[推荐国标] GB_T 20977-2007 糕点通则657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