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藤杖平生事”———宋代文人的杖及其文化蕴涵沈金浩在宋代文人的笔下,杖是一个经常被言及的对象。宋人笔下之杖名目繁多,而杖的材质、拿法、使用时所搭配的“行头”、使用环境、所做之事又有一定的类型偏向性。在宋人有关杖的描写中,寓含、附着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审美心理信息。由“杖文学”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文人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
“六根互用"与宋代文人的生活、审美及文学表现兼论其对“通感”的影响周裕锴摘要:大乘佛教诸经尤其是《楞严经》中“六根互用”的观念,在北宋中叶以后士大夫习禅的背景下,逐渐向日常生活和审美活动方面滲透。以苏轼、黄庭坚、惠洪人为代表,从个人修道体验出发,追求六根通透、一心湛然无染的境界。由此带来三个变化:一是有意混同眼、耳、鼻、舌、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