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是否会加剧企业避税?刘行赵晓阳内容提要:作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中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本文尝试从企业避税视角理解这一制度的潜在影响。理论上,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会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与生产调整难度,这会使企业在遭遇负面冲击时更有可能陷入经营困境,此时企业通过税收规避抵御风险的需求增加。...
资本市场定价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李善民黄志宏郭菁晶内容提要:Shleifer&Vishny(2003)和Rhodes-Kropf&Viswanathan(2004)提出的股票过度估值理论认为股价高估的公司更可能发起并购。但该理论成立的前提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基于信号理论提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定价对企业并购行为影响新的解释机制。...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创新———兼论中国企业创新结构的变迁黎文靖彭远怀谭有超内容提要: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激励创新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北上广2014年试点知识产权法院的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8年沪深A股公司为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化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法院显著抑制了公司的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
缘何“减税难降负”:信息技术、征税能力与企业逃税张克中欧阳洁李文健内容提要:本文将信息监管技术引入传统的“A-S逃税模型”,从征税能力提升的视角为当前“减税难降负”的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文章借助“金税三期”工程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16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和双重差分的估计方法,研究发现:(1)信息监管技术的进步有效压缩了企业的逃...
异质性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绿色创新激励———来自上市企业绿色专利的证据李青原肖泽华内容提要:环境规制如何释放制度红利,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鲜有文献从微观企业和环境规制工具异质性的角度进行考察。本文以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2011—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排污收费“倒逼”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这一“倒逼”效应体现在外部压力和内...
异地商会与企业跨地区发展曹春方贾凡胜内容提要:本文研究异地商会这一正式社会网络是否能帮助企业突破跨地区发展障碍。以手工整理的上市公司新增异地子公司测量企业跨地区发展,以不同时点的异地商会成立为外生冲击,本文构建了多点冲击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结果发现:(1)异地商会促进了家乡地企业的跨地区发展,家乡地企业向异地商会所在地的新增子公司平均...
信贷资源可得性与企业创新:激励还是抑制?———基于银行网点数据和金融地理结构的微观证据蔡庆丰陈熠辉林焜内容提要:本文以上市公司周边银行分支机构数量作为代理变量,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探究信贷资源可得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以邻近的银行网点数量为代表的信贷资源可得性越高反而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对企业的影响———来自股票市场的初步证据刘行陈澈内容提要:采用事件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观察股票市场对“消费税征收从生产环节后移至批发/零售环节”的改革方案的反应,为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对企业的影响提供了初步证据。结果表明,相比未缴纳消费税的企业,缴纳消费税的企业在[-1,1]事件窗口期的股票市值下降了约0.8%。这与消费税...
线下市场分割是否促进了企业线上销售———对中国电子商务扩张的一种解释马述忠房超内容提要:近二十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快速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本文试图从市场分割角度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国模式给出一种解释。在Melitz(2003)、朱希伟等(2005)、赵玉奇和柯善咨(2016)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市场分割环境下异质性企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选...
双重金融摩擦、企业目标转换与中国经济波动张云李俊青张四灿内容提要:本文构建了一个真实经济周期模型,首次将企业目标转换和双重金融摩擦因素融合为统一研究框架,并以此考察经济周期波动中信贷的需求和供给因素,进而分析双重金融摩擦因素在塑造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中的作用。研究表明:(1)当银行与企业、银行与家庭间均存在金融摩擦时,顺周期的企业和银行...
税收政策激励与企业人力资本升级刘啟仁赵灿内容提要:本文结合税收政策研究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的路径及其机制。理论分析发现,虽然“技能工资溢价”不利于企业提升技能劳动力占比,但是,假设新增固定资产与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性高于其与非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性,税收政策在激励企业新增固定资产的同时,也会促使技能劳动力相对雇佣比提升,人力资本结构得到改善...
社会保险缴费对企业资本劳动比的影响———以21世纪初省级养老保险征收机构变更为例唐珏封进内容提要:企业资本劳动比提升是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社会保险缴费对此的影响。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发现社会保险缴费会导致人均固定资产增加。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保险缴费会使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减少...
税收任务、策略性征管与企业实际税负田彬彬陶东杰李文健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基于收入任务完成度的考核构成了中国税收征管绩效评价的主要特征,也成为理解中国税收征管力度变化的重要逻辑。基于2008—2015年间全国微观企业与省市宏观层面的匹配数据,本文考察了地方层面的税收任务对于税收征管以及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任务显著推升了...
税收激励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了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检验刘诗源林志帆冷志鹏内容提要: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和地级市面板数据,测算企业前瞻性有效平均税率,从生命周期视角研究税收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税收激励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分生命周期阶段看,税收激励的作用集中体现于成熟期企业,对成长期和衰退...
声誉、竞争与企业的边界———兼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国有企业重组杜创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边界的新分析框架,侧重分析产品质量声誉激励和价格竞争如何共同影响企业的边界。同一市场上具有市场势力的两家企业如果横向合并,可以减少价格竞争,增加利润。然而当消费者和企业关于产品质量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克服企业道德风险问题有赖声誉机制;横...
数字经济中企业歧视性定价与质量竞争王世强陈逸豪叶光亮内容提要: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定制价格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屡见报端。那么信息搜集技术是否会引致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采用歧视性定价策略?歧视性定价对市场博弈均衡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有怎样的影响?本文构建质量差异和空间价格歧视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结论表明,...
社保费征管与企业避税———来自《社会保险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证据许红梅李春涛内容提要:本文以2011年《社会保险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社保费征管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加强了社保费的征管力度,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避税程度显著降低了约1.9%。进一步研究表明,当税务部门代征社保费时,对企业避...
社保缴费率下降对企业社保缴费与劳动力雇佣的影响宋弘封进杨婉彧内容提要:社保缴费率下调已经成为激发中小企业活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系统评估社保缴费率下降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社保缴费率政策。已有研究大多关注高社保缴费率的经济社会影响,而非缴费率下调的效应。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浙江省各地区2012年的社保缴费率下调统...
赏罚机制、税收遵从与企业绩效———基于纳税信用管理制度的研究李林木于海峰汪冲付宇内容提要:作为国家治理基本范式的赏罚机制,能否在税收管理中收获“双重红利”———既促进税收遵从,又提高企业绩效,至今还鲜有研究。本文以上市公司和新三板企业为组合样本,从微观层面检验我国政府2014年以来纳税信用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的联合奖惩政策的“双重红利”...
全球价值链、本地化产业集聚与企业生产率的互动效应苏丹妮盛斌邵朝对陈帅内容提要:本文将国际生产体系下的全球价值链(GVC)和国内生产体系下的本地化产业集群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阐述了全球价值链、产业集聚与企业生产率的互动机制,并在全方位测度企业GVC指标包括分工地位、上游环节参与度、下游环节参与度的基础上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