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政策、研发人员招聘与企业创新孙鲲鹏罗婷肖星内容提要:本文基于580多万条上市公司互联网招聘数据,分析了近年来各地出台的人才政策,对企业研发人员招聘和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受到人才政策影响的公司,研发人员招聘数量显著上升;第二,政策类型层面,这一效应随着人才政策补贴力度和门槛要求的不同而变化,补贴力度越大、门槛要求越低,则...
关系网络嵌入、联合创业投资与企业创新效率陈德球孙颖王丹内容提要:在正式制度尚不健全的资本市场背景下,中国创业投资行业仍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大量实体经济创新,这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呢?本文从创业投资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机理出发,实证检验了关系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补充创业投资领域正式制度缺失的作用和机制。以9$#&年前接受联合...
中国政府创新政策的混合激励效应研究张杰内容提要:本文实证研究政府创新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减税、研发加计扣除三种政府创新政策对中国企业私人性质的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主要发现是:从混合效应来看,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造成挤出效应,而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私人创新投入产生挤入效应。这些效应在不同所有制类型...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创新———兼论中国企业创新结构的变迁黎文靖彭远怀谭有超内容提要: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激励创新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北上广2014年试点知识产权法院的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8年沪深A股公司为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化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法院显著抑制了公司的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
异质性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绿色创新激励———来自上市企业绿色专利的证据李青原肖泽华内容提要:环境规制如何释放制度红利,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鲜有文献从微观企业和环境规制工具异质性的角度进行考察。本文以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2011—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排污收费“倒逼”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这一“倒逼”效应体现在外部压力和内...
信贷资源可得性与企业创新:激励还是抑制?———基于银行网点数据和金融地理结构的微观证据蔡庆丰陈熠辉林焜内容提要:本文以上市公司周边银行分支机构数量作为代理变量,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探究信贷资源可得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以邻近的银行网点数量为代表的信贷资源可得性越高反而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
外资进入与中国式创新双低困境破解诸竹君黄先海王毅内容提要:中国式创新存在数量快速增长和“低质低效”并存的现实困境。本文构建纳入锁定效应的扩展理论框架,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专利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外资进入提升了内资企业的创新数量,同行业正向影响显著超过了前向关联的负...
企业互联网化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出口的影响沈国兵袁征宇内容提要:本文扩展了Bustos(2011)的模型,在异质性框架下纳入企业互联网化和企业创新选择行为,从微观视角揭示出企业互联网化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其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虽然随所有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低生产率企业和中小企业仍能从中...
企业创新、组织变革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届中国产业经济学者论坛综述叶建亮朱希伟黄先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强化理论创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亟需产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由经济研究杂志社、浙江大学经济...
跨国投资与创新绩效———基于对外投资广度和深度视角的分析黄远浙钟昌标叶劲松胡大猛内容提要: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区位布局呈现出市场多元化以及嵌入东道国市场程度不同的特点,这一情形导致“逆向溢出效应”的条件有所区别。本文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层面数据回答了对外投资广度与深度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研究...
宏观税负、研发补贴与创新驱动的长期经济增长刘乐淋杨毅柏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愈发赢得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深刻认同。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创新驱动的熊彼特增长框架,将生产性政府支出和宏观税负水平引入质量阶梯模型。理论模型表明:宏观税负水平对长期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作用,即如果宏观税负水...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研究张伟于良春内容提要: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的设计以及不同改革方案实施次序的选择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在一个企业顺序进行研发竞争与产量竞争的框架下,本文对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化以及市场化等改革方案的绩效以及可能的改革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社会总福利为标准,国有企...
创业板上市公司绿色创新溢酬研究方先明那晋领内容提要:本文利用2009—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绿色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检验了绿色创新溢酬的存在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能够获得绿色创新溢酬,即绿色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越多的公司股票超额收益率越高;前者通过价值增长和市场关注双重机制产生溢酬,后者仅通过市场关注机制产...
对外技术引进与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张杰陈志远吴书凤孙文浩内容提要:利用独特微观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库,本文从实证和理论两个层面,研究对外技术引进活动对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及内在机制。主要发现是:首先,本文在利用技术引进鼓励政策构造合理工具变量的基础上,验证了技术引进对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可以产生滞后的促进作用;其次,在...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第四届中国农业经济理论前沿论坛综述石宝峰赵敏娟夏显力罗必良2020年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战后,我国将进入后减贫的新历程。从脱贫攻坚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29日召开的中央农...
选择与创新: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的近代考察程霖张申陈旭东内容提要: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始于近代,是中国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大国在汲取舶来经济理论后,转而关注自身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的自然反馈。开展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的近代考察,不仅有助于整理历史上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也将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历史参照。西方经济学说中国...
社会分层结构与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邵宜航张朝阳刘雅南刘霞辉内容提要:从经济学与社会学跨学科的视角思考我国时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关注社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均证明了包括创业在内的创新在其中的核心作用。而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创新群体形成的职业阶层与其他职业阶层间可能存在差异。这种阶层差异将对创新进而对...
融资融券与企业创新:基于数量与质量视角的分析郝项超梁琪李政内容提要:本文实证研究了融资融券对我国上市公司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影响。为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首先采用倾向分数法为每个标的公司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进行配对,然后再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本文发现融券促进了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增加,而融资却导致创新数量与质量同步下降。在融资交易为主的情况下,...
人力资本错配下的决策:优先创新驱动还是优先产业升级?李静楠玉内容提要:如何将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相结合,以实现新时代下经济的平稳过渡和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研究表明,在市场条件下,后发国家的经济转型伴随着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错配,其占优决策为优先作好产业升级,而不是创新驱动。然而,如果后发国...
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苗文龙何德旭周潮内容提要:政府为推进本国技术创新而发生的财政支出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这一事实,构建包含企业创新行为差异的简单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得出:由于技术创新密度不同,企业可分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提高技术研发投资比重,虽然不一定能迅速实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