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精准扶贫与贫困家庭复原力1——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分析李晗陆迁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2017年微观面板数据,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测算贫困家庭复原力,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精准扶贫政...
2020.1基于增能赋权视角的农户贫困脆弱性缓解研究1——以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例高帅1,2史婵1唐建军3摘要: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时期,脆弱脱贫户和边缘户能否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需仔细审视。因能力匮...
2022.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相对贫困长效治理1——基于隔代照顾的视角于新亮1严晓欢1上官熠文2于文广1摘要:在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测度农村家庭相对贫困基础上,本文...
2021.6金融服务参与方式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1董晓林吴以蛮熊健摘要:贫困具有多维性、动态性和成因复杂性等特征,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于建立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非常重要。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
2022.8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缓解农民工相对贫困吗?1王大哲1朱红根1钱龙2摘要:本文使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缓解效应及其异质性。基准回归结果...
2022.8从摆脱绝对贫困走向农民农村共同富裕1林万龙纪晓凯摘要:2020年,中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历史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艰巨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本文认为:巩固脱贫成果、防...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农村低保政策的瞄准效果分析朱梦冰李实摘要: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脱贫攻坚战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利用2013年住户调查数据对现行农村低保瞄准问题的分析表明,若依照收入贫困标准,农村低保的瞄准率水平很低;而按照多维贫困标准,农村低保的瞄准率有所提高,但覆盖率仍然较低。为逐步实现农村扶贫标准...
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兼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超越谢岳摘要:中国贫困治理特别是“精准脱贫”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模式”并发展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中国的贫困治理模式成功地将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力转换为一种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将贫困人口的个人福利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发挥了中央权威的理性化优势,激发了地方政府与社...
走向共同富裕的解决相对贫困思路研究1檀学文摘要:基于对国内外相对贫困研究文献和国外相对贫困治理实践的梳理,以及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研读,本文论述了中国中长期进程中解决相对贫困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可以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在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框架下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目标;为了充分满足贫困和社会进步监测以及减贫政策需要,...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经验解释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治理取向1王小林张晓颖摘要:中国在2020年消除了绝对贫困,解释中国绝对贫困治理的经验对于2020年后相对贫困治理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构建了一个贫困治理分析框架,试图从贫困问题、减贫战略、扶贫行动者、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构五个方面来分析和解释中国减贫实践。本文重点从“水平治理”与“垂直治理”两个方面...
2021.1中国相对贫困标准界定与规模测算1李莹1于学霆2李帆1摘要:相对贫困标准的界定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前提。本文采用模拟收入分布方法还原个体收入数据,测算和比较不同标准下的贫困规模。中国相对贫困线设定既要考虑扶助范围和扶助力度的平衡,还要兼顾城乡融合发展趋势与城乡二元分割现实,最终实现新的贫困线与前期绝对贫困线相衔接,同时充...
2021.1中国弱相对贫困的评估及对2020年后减贫战略的启示胡联姚绍群宋啸天摘要: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收入分组数据,本文从弱相对贫困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相对贫困的长期变动,并对弱相对贫困进行分解以深入分析弱相对贫困长期变动的原因。本文研究发现:①2002~2019年城镇和农村弱相对贫困发生率、弱相对贫困深度和弱相对贫困强度都呈递减趋势。农村弱相对贫...
退耕还林动态减贫: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共同分析1谢晨张坤王佳男聂杨摘要:本文以21个省1121户退耕农户在1998~2018年间6个退耕还林政策关键年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方面评估退耕还林的动态减贫效应。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实现了动态持续减贫,从1998年到2018年,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发生率均显著下降,退耕还林平均降低收入贫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测量与瞄准1——基于2018年中国住户调查数据的分析汪三贵孙俊娜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反贫困工作将转入缓解相对贫困阶段。本文根据贫困定义与标准的演进和对中国的现实考量,提出中国相对贫困标准的可行方案,并基于2018年中国住户调查数据进行相关测算,进而提出相对贫困的瞄准机制。本文建议制定一...
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贫困的纾解效应1徐小阳1,2李洁1金丽馥3摘要:自2007年8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来,普惠金融便成为纾解农村教育贫困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分析了普惠金融纾解农村教育贫困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农村教育贫困广度、深度、强度三个维度,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贫困的...
2020.32020年后中国多维相对贫困标准:国际经验与政策取向1王小林冯贺霞摘要:2020年后,中国扶贫工作将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本文首先回顾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标准的相关文献,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从“贫”和“困”的视角构建了多维相对贫困标准概念框架,然后在对基本需要法和能力方法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国...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基于贫困人口微观追踪数据李芳华张阳阳郑新业内容提要:本文基于贫困人口微观追踪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的方法,评估了“十三五”精准扶贫新政策对贫困户劳动收入和劳动供给的短期影响,并讨论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新政策:(1)显著提高了贫困户的劳动收入;(2)2016—2018年劳动收入效应的主要来源由劳动时间增加转...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包容性增长的识别与分解∗黎蔺娴边恕内容提要:使人民平等地参与、公平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不仅要增加家庭货币收入,更需要改善家庭间福利分配的不平等,但是如何准确度量群体间福利变化程度的不均?为此,本文通过NIGIC曲线和FFLOB分解技术,构建了包容⁃性增长的识别和分解方法,并使用2012—2017年中国...
公共转移支付对再分配及贫困的影响研究解垩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假设增加的公共转移支付有两种筹资方式使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一种筹资选择为增加家庭和企业的直接税,另一种筹资选择为增加间接税,并使用计量估计的微观模拟模型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相结合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法,评估公共转移支付增加对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的效应。结果显示:如果增加公共转移...
河南统计年鉴2016_ 2602114页
[推荐国标] GB_T 20977-2007 糕点通则65710页
云南经济普查年鉴2013_ C-D2-B-08-1501页
